首页

乔家大院女王视频

时间:2025-05-30 06:06:21 作者:“中国环境保护历程与环境史研究-教学研讨会”在北大举办 浏览量:68188

  中新网北京5月29日电 (记者 胡默达)由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北京大学环境学院”)主办的“中国环境保护历程与环境史研究-教学研讨会”27日至28日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环境科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专家学者就环境史研究、教学与“影像环保”课程展开交流研讨。

  北京大学“影像环保”课程全称“影像环保——科学、意识和行为变迁”,由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原主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兼职教授贾峰与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张世秋联合开设。该课程创新性地将影像艺术与环境保护深度融合,整合历史学、法学、传播学等六大学科,构建“历史反思-科学突破-意识觉醒-文化传播-行动变革”五位一体的教学框架。

图为贾峰在研讨会上发言。潘旭临 摄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党委书记李振山在会上表示,北京大学环境学科自1972年创立以来,构建了“科学-工程-健康-管理”全链条学科体系,培养了大批复合型人才。2004年,贾峰和张世秋在北京大学首次开设的绿色示范课程“环境技术的市场化”,吸引了10余所院校的上百名博士-硕士-本科生参加,成为当时绿色教育示范的佳话。自2023年起开设的“影像环保”课程,继续以创新教学的方式,树立了环境教育的标杆。

  原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杨朝飞在主旨报告中回顾了从中国参加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到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并通过“发菜的故事”,分析了国家、地方以及草原牧民在环境保护中的角色。他认为,推进利益相关方的良性互动有助于解决好生态环境这一重大民生问题。

图为张世秋在现场发言。潘旭临 摄

  与会学者认为,环境科学研究需要跨学科视角、多领域交叉和多主体协作等创新性手段推动发展,开设“影像环保”课程,是进行高校环保教学创新实践的一次重要尝试。张世秋指出,环境问题研究较为复杂,需要跨学科视角应对。

  “环境史研究要集合环境、经济、传播等多方面力量。”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利华表示,历史科学和环境科学的研究领域均没有确定的边界,过去前者更多关注人的问题,现在两者应相向而行。

图为王利华在现场发言。潘旭临 摄

  会议还设置多个研讨单元。在地方经验交流环节,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原二级巡视员程伟介绍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在云南召开的背景和意义;山东省生态环境宣教中心原主任钟福生通过分享十年拍鸟经历,用多幅照片展示了中国生态治理成效。

  本次研讨会首日,与会人员观摩了“影像环保”课程,并参与了学生研究小组汇报会。据悉,该课程正在筹备制作慕课,以方便更多高校学生交流学习。(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脑机接口“科幻照进现实”究竟还有多远?

西班牙《国家报》报道说,中国扩大免签政策,促进了中外人员交流。中国采取切实举措促进旅游业发展,推动经济和人员往来,展示出对外开放的诚意。

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福建武夷山启幕 两岸茶企茶人齐聚一堂

农业农村部部署推进重点农产品药物残留治理工作

具体而言,埃及二号卫星相机采用高轻量化的镜筒和主框架相结合的卧式结构构型,通过仿真优化结构设计,保证了相机在经历装调、振动试验、长途运输、境外总装集成测试及发射后的光学系统稳定性,进而确保了在轨图像质量优异。

国产主机游戏起风云 玩家为“黑神话”世界观“点赞”

谈及济南2024年将如何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文海生表示,该市将推动未来产业应用场景探索创新,定期遴选发布典型应用场景清单和推荐目录,建立优秀案例和解决方案库。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推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深度赋能智能网联汽车、医疗健康、文化旅游、城市建设等更多领域,开发特色化的标杆示范场景,加速新技术新产品推广。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湖南长沙:工厂化养蚕如何让传统桑蚕产业“破茧成蝶”

南漳享有“中国古山寨文化之乡”美誉,当地古山寨群被称为中国版“马丘比丘”。据考证,南漳古山寨萌芽于史前,诞生于楚汉,繁荣于明清。2013年,南漳古山寨群被确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眼下当地正积极推动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